噪声有损身心健康
发布时间:2022/10/26 浏览:665
噪声不仅使人心烦,更是对健康有实打实的损害。
在世界卫生组织联手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发布的《噪声污染造成的疾病负担》中,噪声污染是仅次于空气污染的第二大环境风险因素。这份报告第一次明确了噪声对健康的威胁。
进入强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,人会感到双耳难受,甚至出现头痛。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会儿,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。这种现象叫做“暂时性听阈偏移”,又称“听觉疲劳”。
长期处在强噪声环境下,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,将形成“永久性听阈偏移”,又称“噪声性耳聋”,主要表现为耳鸣、高频听力丧失,甚至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伤和耳聋。
高强度噪声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,条件反射异常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耳鸣、多梦等症状,并对心理产生一种压制,引起明显的情绪障碍,紧张、烦恼、抑郁、愤怒、疲劳、困惑等明显增高,甚至引发睡眠障碍。
噪声对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还表现在胃肠功能紊乱,导致消化腺分泌减少,胃肠道蠕动减弱,括约肌收缩,使胃排空延迟,造成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反酸、胃部疼痛、胃溃疡等。
长期接触噪声,可引起呼吸系统损害,导致咳嗽、支气管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,并累及内分泌系统,使肾上腺机能亢进,影响新陈代谢,引起血清中胆固醇、甘油三脂、血压的升高。噪声还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、排卵机能紊乱,造成早产、流产、新生儿低体重等。
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结合生活实际做了举例说明:70-80分贝已属于嘈杂环境,诸如医院大厅里人声鼎沸、广播声音不断,长期处于其中,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;大型载重卡车在嘈杂的大马路上快速驶过,大约是90-100分贝,此时听力开始受损;100分贝以上,诸如电锯作业、飞机引擎发动,会使人难以忍受,此时开始出现暂时性耳聋,如不尽快停止,可能出现永久性耳聋。
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中心防聋办主任黄丽辉表示,对于噪声性听力损害,预防最为关键。应提高爱耳护耳意识,关注用耳习惯,减少噪声暴露。